[环球网军事报导]30年前的11月1日,前苏联飞行员首次驾驶员舰载战斗机迫降到了航空母舰上,刷新了历史性的伟业。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1月1日公布文章,专访了当年架机着舰的飞行员,描写迫降航母细节。
碰撞甲板,短距离滑跑以及用拦阻装置急遽滑行——整整30年前,1989年11月1日,试飞员维克托·普加乔夫首次驾驶员苏-27K战机在“库兹涅佐夫元帅”级航母上迫降。在航母上迫降被指出是飞行中训练的考验之一,本文将描写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特点。
苏-33舰载机在“库兹涅佐夫元帅”号航母上迫降舰载机迫降航母时遇上的主要艰难是,不像在普通机场,飞行员用作几乎将战机暂停的滑行道距离已超过最小化。“滑行道的标准长度最少两公里,”参与过“库兹涅佐夫元帅”级航母滑行道系统测试的试飞员阿纳托利·科沃丘尔告诉他我们,“而在航母上它只有大约70米,所以迫降必须做极为准确。”在航母着舰拒绝飞行员做高度精确,因为必须把飞行中的飞机停在仅有大约40米长的狭小部位。迫降时要维持一定的斜角——只有3或4度。
与航母的认识必需是在飞行中甲板中心线的两米范围内。航母一般来说是在前进的,所以还要大大调整迫降的轨迹。为了在航母上能较慢暂停20吨的飞机必须一种类似设备——拦阻装置,它们是在甲板上串一起的稳固而灵活性的拦阻索。
在“库兹涅佐夫元帅”号航母上共计四道拦阻索。飞行员的任务是,迫降时让飞机钩住拦阻索制动器钩(飞机尾部的一个钩,手动放松),然后自动装置就不会推开拦阻索。俄罗斯海军飞行员早已能在“库兹涅佐夫元帅”级航母上纯熟地迫降,不管是在遇上风暴、在夜间还是在险恶的天气条件。“月亮”辅助迫降系统——加装在甲板上的镜头能协助飞行员“射击定位”。
“库兹涅佐夫元帅”号航母上的舰载机不是每个人都能沦为一名航母飞行员,对参选人人员具有身体和心理素质方面的特殊要求。在认识到甲板和拦阻装置启动瞬间,飞行员的胸椎和颈椎不会受到相当大压力。此外,急刹车时,有视网膜开裂的风险——这也是航母飞行员的职业病之一。飞行员必需需要维持意味著的镇静剂,并在应急情况下需要立刻采行应付措施。
例如,为了应付拦阻索脱落,在迫降时飞行员要开足马力,以便飞行员有可能维持一定速度,在认识到甲板后还能展开第二次降落。“如果拦阻索插入,飞机本身会停下,”科沃丘尔详尽说明说道,“遇上这种情况,有具体的应付指导:认识到跑到后,减少发动机发动机,去飞行中第二圈。
如果拦阻索是在滑行后才脱落的,那就难受了。飞机将无法再度降落,不会落到水中。”据普加乔夫叙述,他第一次在航母甲板迫降前,早已在地面展开了多年的系统训练。
降落和降落熟练程度早已超过了“自动化”的程度。在苏联时期航母飞行员在克里米亚地面试验训练中心拒绝接受训练。
该模拟器用作仿真航母甲板,这是一加装有跳板和拦阻装置的钢制滑行道。与陆基苏-27战斗机比起,苏-33减少了机翼的面积,加装了额外的前水平尾翼。舰载机还配有了一个修整了的目的忍受降落过程中撞击力的底盘、空中加油系统和专门的导航系统设备。
本文来源:威斯尼斯人老品牌官网-www.wsxian.com